观剧+研学!东莞原创红色音乐剧《东江说1938》研学演出启动
近日,东莞本土原创红色音乐剧《东江说1938》研学演出在石碣影剧院拉开帷幕,以“观剧+研学”这一创新模式,让学子们在恢弘的音乐与生动的叙事中,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近日,东莞本土原创红色音乐剧《东江说1938》研学演出在石碣影剧院拉开帷幕,以“观剧+研学”这一创新模式,让学子们在恢弘的音乐与生动的叙事中,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近期上映的抗战题材影片《营救飞虎》,改编自东江纵队营救飞虎队成员的真实事件。该片以类型叙事描摹香港抗战图景,展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紧密协作,打开了抗战题材电影国际化书写的一个门径。
近日,“深圳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和首场宣讲在深圳福田区景龙小学举办。该系列活动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文联综合部(机关党委)、深圳市文联组织联络部(权益保障部)、深圳市文艺家协会服务中心、深圳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承办。
1939年5月,马来亚巴生港人头攒动。15岁的李兆华内心十分激动——作为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文森女子救护及宣传队(以下简称“文森队”)的一员,她和同行的其他6名女战士一道,要回到祖国、奔赴抗日一线了。
在 2025 年 9 月 3 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握着一位老人的手深情赞道:“老英雄!”这位老人就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罗竞辉在红色记忆里扎根港九独立大队的抗战事迹是融入华南大地的红色记忆作为全国
一座隐蔽的地下交通站,一位热衷cosplay的化学高材生,一次阴差阳错的时空穿越……9月19日,粤产抗战微短剧《我比奶奶大三岁》在红果短剧正式上线,用年轻化叙事揭开华南抗战历史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里是游击队的核心基地,也是一个重要的情报交通站。当年,罗氏一族有十一位亲人从这里走上战场,投身于那场保家卫国的殊死搏斗。因此,这个家族也被人们尊称为“香港抗日第一家”。
9月14日下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心同行·强国有我”港澳青少年进军营活动在武警广东总队某部军营启动。香港青年和在广东求学的港澳籍学生代表走进武警部队营区,聆听抗战故事,领略军营风貌,体验军人生活,和官兵们共同收获一段充满感动
2025 年 7 月,杨光强先生的家人将其个人收藏的文献和物品捐赠给深圳图书馆。
我去参观了一个陵园,它叫惠州龙岩陵园。这一趟参观,着实让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所以啊,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好好聊聊,我对这个陵园的一些有感而发,具体来说呢,就是探讨一下黄色的佛教文化与红色的东江纵队文化,究竟是怎样在这个陵园里融汇一体的。
在天安门城楼上,罗竞辉老人精神矍铄,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阅兵方阵。他感慨:“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所有抗战老兵的关心,也是对历史的铭记。”
在龙岗区吉华街道、布吉街道与罗湖区的交界地带,有一座海拔400多米高的山。此山名叫鸡公山,西与塘朗山相接,东与梧桐山相望;著名的广九铁路自北向南从山脚下蜿蜒穿过。
刚走出影厅那会儿,脚底下还像踩着片场的浮土,耳边嗡嗡的枪声没散,心里却先冒出一个念头:原来“活下去”这三个字,在1944年的香港,能把人逼成什么样。
9月5日,电影《营救飞虎》的编剧兼导演刘浩良,领衔主演米切尔·霍格、王丹妮,主演韩陌一同亮相惠州,参加映后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特别安排了一场户外映后交流会,在初秋的夜空下,主创与观众畅谈电影创作与英雄精神,分享幕后故事与观影体验。此外,影片也于同日受邀亮相惠州市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来自香港的抗战老兵、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交通员林珍(前)在现场观礼。